医者仁心!他们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健康保驾护航
他们是我馆“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队”的志愿者,也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生。每隔半个月,他们就会利用休息时间,前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中访视,为老人检查身体,提供一对一的健康辅导。
近日,我馆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向医护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,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幸存者的关爱,以及为和平传播事业做出的贡献。
上门探视送“健康”
2018年11月,我馆、援助协会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成立“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队”,开展幸存者健康呵护服务。
幸存者老人的家庭住址分布在南京各区县及句容、徐州等地,服务队根据老人的住址安排志愿者上门访视。
2018年至2019年,服务队开展了第一轮健康呵护服务,累计志愿服务74人次,共计290小时。其中,上门访视志愿服务52人次,共计214小时。
防疫期间,服务队开展了线上健康访视,指导老人自我防护措施。2020年9月,疫情逐步得到控制,随即开展了第二轮访视活动。目前已访视了43位老人,累计志愿服务38人次,共计时长134小时。
服务队还为每位老人建立了《健康呵护访视记录单》。老人大多患有高血压、脑梗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疾病,医护志愿者会根据健康状况开展个性化指导。
健康呵护本内页
2020年,在第一轮访视基础上,援助协会和医护志愿者提出了“三一服务”和“三一时刻”。
“三一服务”:为幸存者老人提供一份健康档案、一本健康宣教册、一个绿色通道。
“三一时刻”:用一段文字、一张照片、一段视频记录每次志愿服务的内容。
持续呵护幸存者健康
为了给幸存者老人提供更多便捷,服务队还开辟了绿色就医通道。
省妇幼团总支书记、医护志愿者戴荣介绍道:“刘素珍老人因脊柱严重弯曲,要做核磁共振检查。得知她的情况后,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,让她当天就进行检查。”
刘素珍老人
蔡丽华老人也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“奶奶长期以来饱受脑梗死、高血压、房颤等疾病的困扰,我们得知情况后立即为她开辟了绿色通道。奶奶出院后,我们进行动态随访,抽血检查后及时调整用药。”戴荣说。
蔡丽华老人向服务队送去锦旗
医护志愿者还先后参加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、世界和平法会、清明祭、中秋慰问等我馆举办的大型活动,提供现场医疗保障服务。
此外,服务队组织医护人员审核幸存者的医药发票单据,还对老人使用的血压计、听诊器进行检测和维修,为老人居家自我保健提供保障。
传承医者仁心
志愿者们纷纷写下服务感言。
志愿者孙瑾秋、谌珂:“我们上门为3位老人测量血压、血糖,告知她们定期体检的重要性。郑锦阳奶奶前段时间感染了带状疱疹病毒,她把注意事项全部记录在本子上。其她两位老人身体还算健朗。”
志愿者胡晶晶:“我和来自心内科的蔡铖医生上门探访了3位老人,为他们进行体检。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感慨万分,作为当代年轻人,我们需加倍努力,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”
志愿者戴荣:“我们发挥专业优势,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,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,这正是服务队的意义,我们会传承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。”
今后,服务队将继续秉承“呵护幸存老人、倾心社会关爱、携手传递温暖”的宗旨,为幸存者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
审校 | 李凌 赵伊汉 俞月花
制作 | 紫金草工作室
签发 | 凌曦